
本文转自:保山日报配资资讯网
杨佐芹 洪佐芝
《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将“核心素养”定为小学英语教学核心目标,阅读教学是落实该目标的关键载体。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“重听说轻读写”“以教师讲授为中心”等问题,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足,核心素养发展受限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,分析核心素养培养必要性,梳理教学误区,从“转变教学观念、优化教学设计、丰富教学实践”三方面提出策略,为提升阅读教学育人价值提供参考。
新课程改革下,“以学生为中心”“发展核心素养” 是小学英语教学核心导向,阅读教学作为语言输入与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,其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。但在当前教育实践中,部分教师仍用“逐句翻译、学生被动接受”的传统模式,既忽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,也难以实现“语言能力、文化意识、思维品质、学习能力”的综合提升。因此,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,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。
一、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
在社会信息化、全球化背景下,英语育人价值从“掌握语言知识”转向“发展综合素养”。《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将核心素养确立为英语教学核心目标,阅读教学是落实该目标的关键载体,这一关联有着明确的理论与实践逻辑:核心素养四维框架与阅读教学本质契合;语篇含语言知识(支撑语言能力)、文化元素(渗透文化意识),其结构、逻辑能力训练思维(提升思维品质);阅读中的“预测、批注、总结”等策略,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。课标还要求小学阅读教学达成“理解语篇信息、分析逻辑关系、推断作者意图、感知文化内涵”等目标,这些正是核心素养在阅读场景的具体落地。
以“My Schoolbag”阅读课为例:语言能力上,学生通过阅读掌握相关词汇及句型,能描述物品;文化意识上,结合“整理书包”场景对比中外学生习惯,感知文化差异;思维品质上,通过“预测—梳理—推断”训练逻辑推理能力;学习能力上,教师引导用“圈画关键词”策略梳理信息,助学生掌握自主阅读方法。可见,阅读教学是“语言—文化—思维—学习能力”协同发展的过程,是核心素养培养主阵地,教师需精准锚定素养目标,落实学科育人价值。
二、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误区
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主要有两方面误区:一是目标偏差,将阅读等同于“词汇/语法学习载体”,仅关注词句记忆,忽视“文本理解、逻辑推理、文化感知”等思维活动;二是方法单一,以“教师逐句翻译 + 学生跟读”为主,学生被动接受,无法感受阅读乐趣,难以培养自主阅读与深度思考素养。
三、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
结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,针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故事类、说明类、对话类语篇,从教学观念、设计、实践三方面构建策略体系:
(一)转变教学观念:以“素养目标”统领阅读教学。
核心素养导向的阅读教学需从“知识传授”转向“素养生成”。教师应将四维核心素养拆解为具体活动目标,让学生从“被动读”变为“主动思”。以“My Birthday Party”阅读课为例:传统目标是掌握词汇、读懂场景;素养目标包括用“First...Then...Finally”描述派对流程(语言能力)、了解生日习俗并对比家人庆祝方式(文化意识)、结合细节推断礼仪内涵(思维品质)、用图文思维导图梳理流程(学习能力)。实践中,教师通过“小组分享生日经历→绘制思维导图→讨论收礼物礼仪”活动,让学生主动达成目标,契合四年级学生认知特点。
(二)优化教学设计:按“语篇类型”设计分层活动。
不同语篇需针对性设计“读前—读中—读后”分层活动,让素养目标融入阅读全流程。
1.故事类语篇:以“情节推进”训练思维与语言。以“The Little Rabbit(小兔子遇狐狸后逃跑)为例:读前,教师展示卡通图,引导学生预测故事,培养自主思考能力;读中,让学生圈画动作动词并复述片段(语言能力),通过递进式问题梳理“遇险—避险—脱险”逻辑(思维品质);读后,讨论兔子相关传统故事,对比中西方“兔子”意象,感知文化多样性(文化意识)。
2.说明类语篇:以“信息梳理”培养能力与思维。以 “My Classroom”(介绍教室物品、位置及用途)为例:读前,教师展示教室实景照,用“看图抢答”回忆旧词,结合实景指认位置,搭建认知支架(学习能力);读中,让学生圈画物品并跟读位置描述句式(语言能力),用表格填写“物品—位置”,训练信息分类能力(思维品质);读后,展示中外教室对比图,引导感知文化差异,布置“画教室、说教室”任务,实现能力迁移(文化意识 + 语言能力)。
(三)丰富教学实践:用“生活化情境任务”推动素养迁移。
核心素养形成需“实践—迁移—运用”闭环,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,设计简单、真实的生活化情境任务,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综合运用阅读习得内容。以“My Weekend”(介绍周末活动及感受)为例,设计“制作‘我的周末计划’英文小卡片”任务:阅读提取环节,学生圈划活动词汇与感受表达(语言能力+学习能力);合作设计环节,小组讨论活动顺序,制作图文卡片(思维品质+学习能力);展示评价环节,学生介绍计划并互评,深化语言运用,渗透“合理规划时间”的生活意识(语言能力+文化意识)。
总之,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,教师需转变观念、优化方法,引导学生主动探究;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展学习活动,让学生进行积极尝试、自我探究,从而进行主动性学习;持续优化教学设计,活化教学内容,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与实践素养,最终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。
(作者系保山市龙陵县镇安中心学校教师)配资资讯网
宏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